社區人口及組織
長平社區截至民國111年8月17日止,家庭戶數為785戶、人口數為2140人(男1080人、女1060人)長平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85年成立,有健全的理監事幹部及工作人員,目前會員數為75人,自成立至今陸續成立附屬組織,如媽媽教室土風舞(有氧舞蹈)班、武德團、長壽俱樂部、環保志工隊及祥和志工隊等。
文化及歷史脈絡
長平社區共有大北勢和石厝林仔頭兩個聚落,多數人口居住於大北勢庄內,主要的姓氏族裔以源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的「林氏族裔」。
「林氏祖祠」內部供桌上方楹樑懸掛著一方「西河衍派」的匾額,該方匾額為昭和9年(西元1934年)整修興築之際,由家族派下子孫敬獻。現今這座「林氏宗祠」已改為「文財神祖廟」,外埕則改造為一座社區籃球場,供居民休閒運動使用。
除此之外,全國最具特色之宗教盛典莫過於雲林縣獨特的六房媽祖,其特色在於因無固定的宮廟,由六房媽尋找最適當的紅壇位址,可謂台灣移動的城堡。六房媽祖主要分為五股,主要分布於土庫、斗南、虎尾、斗六,斗六一股分之一為大北勢股,而長平社區則是大北勢股的股心,每年由這五股輪流值年,111年至112年又輪值到大北勢股(長平社區),這不只是全社區的盛事,更是整個雲林縣的重要盛事,六房媽祖真實神蹟也世代口耳相傳至今,長平社區更於110年成立社區劇組,並於同年「雲林縣社區營造嘉年華」演譯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及認識。
地理環境
長平社區位於雲林縣斗六市西方,面積達4.500平方公里,社區村落有-長平路、長平南路、長平北路、忠潭路、保長路、長林路、石林路。區內有芭蕉溪、雲林溪流經匯流大北勢溪。
社區還有許多特色景點,如古井、百年大榕樹、百年芒果樹、百年楊桃樹、日式神社等皆有百年歷史,龍形樹雕,近年來也透過社區營造打造一處社區小公園。
產業特色
長平社區是一個以農村為主的社區,主要盛產黃金稻穀、文旦,其次為蜜棗、火龍果、芭樂及四季芒果,其中稻穀及火龍果是以「活菌」的方式種植而成。酪梨及二期稻作休耕時,栽種馬鈴薯,油菜花,牛杙仔(小白玉蘿蔔)這些均為居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。
長平社區也運用上述農產發展出特色產品,如手工壽桃,平安龜造型的柚子酥、鳳梨酥等。
服務項目
1.長青食堂:104年成立, 111年供餐長者人數為186名。
2.關懷據點: 110年4月1日正式成立,目前為6個時段。
3.環保志工隊:102年成立,目前志工人數為60名。
4.祥和志工隊:110年4月1日正式成立,目前志工人數為36名。
5.農村再生:自103年執行至今,辦理多項農產品加工課程及工程改造。
歷年執行狀況及得獎事蹟
1.民國87年、109年分別獲得雲林縣社區工作評鑑甲等。
2.民國90年獲得台閩地區社區發展工作優等獎。
3.民國110年獲得雲林縣斗六市績優社區獎。
4.民國97年內政部南區走動式績優社區活動觀摩(績效卓越)。
5. 民國108年榮獲雲林地檢署義務勞務執行機構(社會典範)。
COPYRIGHT ©雲林縣斗六市長平社區發展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Workation Lab